在机械复制时代中,总有些东西没那么面目可憎 by 小煜

还有2年才毕业,焦虑,却难以抗拒地来了。

满打满算,学了整整5年多的新闻,兴趣与专业赋予我不可避免的人文主义情怀。当南方周末把那句“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铭留在世纪之交的夜晚时,我刚好3岁,原以为长大后会迎来新闻行业最好的春天,却不曾想,当我踏进这行时,早已一片混乱。回头再看南方周末的这句话,颇有些壮士英勇就义之感。再直观点说,原来,南方周末的情怀大概只是做了一波新闻人的广告,卑微地提醒着飞速前进的时代,别抛下我们,我们还有用!
在机械复制时代中,总有些东西没那么面目可憎

当理想照进现实,理想就荡然无存。

所以,大批院校新闻传播类学院的学子在进校或大二分专业时义无反顾地走进广告大军,稀稀拉拉的新闻人孤立无援,最终就业的行业也大都为市场、广告、公关、运营,大家没什么区别,为了生活,一样的面目可憎。

不巧,我就是那个面目可憎的人之一。因为只在纸媒党媒实习,那是一些不大谈利益的地方。

9月疯狂投简历,媒介策划的JD看起来和新媒体运营、内容营销这类很不相同,大有高端满满之意,内心迅速计谋着这份实习可能会给简历带来怎样的title。决定做的很快,立刻答应了HR,一周后入职。

入职第一天,是扑面而来的SEO SEM TDK,一脸疑惑,立刻百度。两天后才后知后觉,百度的SEO也不是真实的SEO,毕竟百度是SEO人战斗的阵地。

这个阵地,和现实关系暧昧。

我的第一项工作是一篇关于集成灶的公关新闻稿,昧着良心般地写下了“来自北京朝阳区的王女士说什么也不想用顶吸油烟机了。”如此尔尔。曾经奉为准则的消息源要准确客观如今却变成了在键盘上啪啪敲上几笔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内心撕裂且清醒着:扔进资本的市场里,真实残酷。为了甲方,为了效果,为了利益。三天时间,迅速完成了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换。下班时还在工作的正式员工一片安静,专注的神清再次向我强调:现实,会比你想象得猛烈。

这是虚伪吗?当然不是,只不过从学校的党媒喉舌变为了资本客户的喉舌,它们都不会呈现绝对的真实。因为没有人可以提供真实,你我所见之处,都是各个利益端口构建的主观。

关系,在其中拉扯着,构建了一个又一个的暧昧。只不过,所谓的媒介策划将这种暧昧玩转得更加娴熟和直接。当然,效果也更好,毕竟boss在团建的时候说了,Q3只有我们赚钱了。大口吃着日料我,笑脸相对,很是满足。

但在这些之外,意义是何?这是BOSS强调的实习生工作中需要认真对待思考的问题,也是三天来我脑中挥之不去的问题。

我可以理解做竞品分析可以更好地为客户做出决策,让我们更清楚地认知行业动态这样工作层面的意义。但是再深一层呢?毕竟作为实习,理解这项工作之外,理解工作能够给我的职业规划乃至去理解社会未来,建立怎样的逻辑显得更加急迫。

不知选择带给未来怎样的收获,工作看起来好像也没那么复杂高深,上班路上的同学提醒着我:“实习生嘛,都是最基础打杂的,你想太多。”

我总觉得不对,不论最终工作选择了什么。实习当中获得的技能、经验、思维总归是有用的。

答案还未获得,boss的饭桌课程已经点明:实习生总会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

一针见血。

即使我对目前的工作了解得皮毛且浅显,看着那些做创意策划运营的人也满是羡慕,但大抵上的逻辑差不多。

大家都在资本市场滚动着,只不过从to B 变为 to C,从搜索引擎端变为电商端/自家平台端,从一个老板变为另一个老板,做的工作不过都是为了让客户更满意,然后有更多的客户,有更稳定的客户,差点忘了,做互联网的话应该换成用户。客户至上用户至上,一样的套路,就像前段时间看的书,定义这个时代为机械复制。

好在,总有些没那么面目可憎的。

关乎坚持,关乎融入。

如果工作可能都没那么有趣,那就努力让自己有趣,努力让自己融入有趣的圈子,说不定做着做着就舍不得了。

这是我的第一份实习,在课程、论文、导师、考试的多线冲击下,我在不断地分裂着、适应着、收获着,见缝插针地看着新人资料包,努力地完成自己的battle策划,期待可以接手更多的工作。

但愿实习期满后发现自己也没那么面目可憎

返回到行业好文 | | 作者:爆老师 Boson 发表于 10/14/2019

『欢迎大家在下方参与(在机械复制时代中,总有些东西没那么面目可憎 by 小煜)评论和分享』


在线咨询